明亮的破折號——
@asteroid19.bsky.social
📤 255
📥 121
📝 730
世界至少有兩個:一是現實的,另一是自己創造並愛護的 | 永不停止認識自己|IG
@mhclaire.ceramics
昨天日行萬步,今天雨日好眠。 漬果核桃酸種麵包,艾許奶油,橫濱帶回的咖啡衣索比亞豆。
#真味是淡
10 days ago
0
10
0
我的陶作今後也能在選品店「清山寶珠」找到。🥰 這間店一直是我心中寶藏,沒事就會去光顧,收集所愛。 它不只販售優質台灣茶,還有台灣各類器作家作品(陶器玻璃金工木器),甚至織布、衣物、香氛等,品項細膩而精彩,任何取向都能找到讓眼睛為之一亮的東西。
#清山寶珠
#夢十九陶土創作
12 days ago
0
15
3
這支酒器是我做的小玩具 (真的可以裝水倒酒倒茶插花) 嘲諷公雞長相有點討喜😇 上了色後 又覺得整體施釉可能會比較好 之後燒成 大概不會是這個模樣了 留一張照 紀錄製作過程
#火與土的試煉
12 days ago
1
17
0
久沒泡茶了 這兩天覺得熱水溫水喝得下口 身體是舒服的 遂重新拿出茶具們 泡一壺紅茶 低溫慢沖 簡單地喝 (手捏壺 手捏杯 手捏茶海 手捏平盤)
#浮日喝茶
#火與土的試煉
14 days ago
0
6
0
看自己的藍天推文就知道過去一個月有點太忙,也沒有那麼常瀏覽SNS。
18 days ago
1
5
0
這是我的菜吧應該是救命。 「全新的金木犀19以桂花為香氣核心,捕捉初冬時節京都空氣中那股幽微而深長的氣息。以焚香與薰衣草開場,帶出一抹靜謐而清澈的光線,接著由細緻的桂花香氣悄然登場,花形雖小,香氣卻獨具存在感,像是不聲不響地盛開在靜巷與日常之中。」 "LE LABO 18款城市香氛完整指南!從京都「金木犀19」到洛杉磯「麝香25」,找出你的命定香水 - Roomie" (
www.roomie.tw/posts/78895
)
loading . . .
LE LABO 18款城市香氛完整指南!從京都「金木犀19」到洛杉磯「麝香25」,找出你的命定香水 - Roomie
LE LABO全系列18款城市香氛與探索組合正式登陸台灣!從東京癒創木、巴黎香草到上海沒藥,每一款香氣皆對應一座城市的獨特氣息。今年,全新作品「京都/金木犀 19(OSMANTHUS 19)」也正式加入陣容,如焚香般沉穩悠遠的氣味內斂而深刻,讓人聯想到點燃線香後的片刻凝神。
https://www.roomie.tw/posts/78895
18 days ago
0
7
0
小壁燈的日與夜 雕塑土 無上釉 裝燈具的過程比較煩 我覺得我跟五金不合 作用 5分 氣氛 95分 😇
#火與土的試煉
about 2 months ago
0
5
0
早餐配雜誌
about 2 months ago
0
7
0
三五天來都沒特別想捏陶,多半耗時在拉坏機上接坏,手臂酸得夢裡也在自己按摩。 不過昨天出現了一次能量變遷,想立刻、馬上捏塑出某種物件(而我並不真的知道它到底會是什麼),三個小時就這樣沒有罣礙地過去。
#醒著的河
#這系列還有很多要做
#深夜的作陶習題
about 2 months ago
1
14
0
夏日浪花,島邊碎成千千片。 —松尾芭蕉
2 months ago
0
3
1
聽顧爾德的荀貝克聽到睡著。(回籠覺)
2 months ago
0
1
0
自我設限、自我節制、知所侷限—這是賦予生命、保護生命的動力。 我們所需要的新經濟學必將基於以下的認知: 經濟發展只能「到某種程度」; 生命只能複雜「到某種程度」; 追求效率或生產力只能「到某種程度」; 使用無法再利用的資源只能「到某種程度」; 完整人性對細密分工只能忍受「到某種程度」; 以「科學方法」代替一般常識只能「到某種程度」。 — 《小即是美》 * * * 圖|《醒著的河》花器
2 months ago
0
5
1
為什麼我以前都不知道要叫順豐?到府收件服務仔細又有耐心,一再跟我確認細節和內容,進度也很好追蹤,運費也很合理。Again 為什麼我都不知道要叫順豐?我仔細算起來甚至比 7-11 還要便宜且方便。
2 months ago
2
4
0
這兩天被這個貓咪廢遊戲綁架,全程不需用腦,只靠手指點點點。 叫 animalrestaurant。 連名字也沒假裝認真取一下。
2 months ago
0
7
0
以為是身體乳結果買成沐浴乳… 躺在床上要擦的時候,發現是透明的… 還好我睜眼確定了一下。我真是服了自己(躺平)。
2 months ago
1
8
0
咻地做了一個土鍋 用的是耐火土 可直火烹調 正面直徑21 以後拿來煮兩人份火鍋
#火與土的試煉
2 months ago
2
14
1
高腳杯 裝咖啡匙跟毛刷 零碎時間做的日常器皿 用在各種小地方了
#火與土的試煉
— 今天喝台中買回來的咖啡豆 中焙混合豆(耶加肯亞 哥倫比亞) 豆子挑得很漂亮 但是烘焙上還有一點點點點不足
2 months ago
1
4
0
設計費好貴啊,凹嗚嗚,但是我的美編好厲害啊,凹嗚嗚。
2 months ago
0
3
0
朋友種了好多小花草,其中有地瓜葉跟土人蔘,說是她的備戰糧食。 太hardcore了😆好佩服。
2 months ago
0
4
0
聽艾爾加好像在看閱兵跟什麼開幕大典…但是有些段落有很舒服,莊嚴穩定,內省自持。
2 months ago
1
1
0
《醒著的河》 小黃鷹 可以打開 open it!🥰
#醒著的河
#泥塑
2 months ago
0
8
1
健忘使我自責不已… 徹底忘了跟朋友有約面交陶藝材料,她傳來「我到了!」的時候我腦袋傳出超大聲的「乾」。 然後現在找不到我的涼水壺。
2 months ago
1
5
0
以後我們的客廳直接做成書房跟書櫃,銜接餐廳大餐桌,臥房一是主臥,臥房二給我跟貓咪睡(貓咪不能進主臥去吵大爺),第三房是我的工作間。 地下室有一備用客臥,一視聽室,看電視還有吃零食掉滿沙發,都在這。 這個願望先許著,擺在這。
2 months ago
1
11
0
無恙,新竹在地人都知道,我也是被推薦去嚐嚐,空間比較像住家改造(其實我不是很偏好這種風格,但無恙很 安排得很美),整體感受很舒服。 重點就是食物真的很好吃,甜點也很不錯,。冰美式跟紅玉稍微平淡,但不會因此改變好心情,一切都很好。 (第一次去請點紅燒牛腩!)
2 months ago
0
12
0
太急又太熱,連續兩個大坏沒做好,自己站在冷氣口反省了一下(急什麼呢到底)。 本來想離開工作室,卻心有不甘。重新坐回機台再來過。
#火與土的試煉
2 months ago
2
8
0
新自強號好新好漂亮啊。
2 months ago
2
6
1
還沒有發生什麼新鮮事,但是被自己的泥塑包圍心情很平靜。
#醒著的河
2 months ago
1
9
0
咬了兩口肉桂卷,才兩口!大腦就甜蜜到爆炸,幸福得升天。
2 months ago
1
12
0
哩馬賀 🥰
3 months ago
0
8
0
剛才看了上個月的行事曆,發現我的時間感完全不對。釉燒是7/31入窯,8/6才剛帶回來,從那時起一直在整理與收尾,拍型錄(天啊雖然不是第一次但這次特別累?),挑照片,寫簡介,思考主視覺。 算起來距今也不過九天啊… 但我卻有一個月飛梭而去的錯覺。這九天太緊繃太忙碌了,腦汁有些榨乾。 給自己肩膀拍一拍,你辛苦了。
3 months ago
1
12
0
萬物皆有始終,吾愛其所。 《徒然草》
3 months ago
1
5
0
貓咪走向她的蝴蝶床 貓:我是短腿ㄛ!(抬頭挺胸) — 《醒著的河》 型錄製作努力中
3 months ago
0
7
0
今天很花心力在對外溝通(我好彷彿上了一天的班)。可能有的人比較適合用電話談話?靠文字的話總是變得不夠明確。光是在定義「個展」這件事,就有很多要釐清… 我們兩方應該都是有誠意而且也在想著同個方向,只是做事的節奏跟習慣不太一樣,才變成要不斷彼此解釋才能配合。
3 months ago
1
2
0
出窯後,作品還需要很多收尾。並不是出了窯就叫作完成。 以泥塑來說,至少還要確認整體沒有刮手的地方,磨平底部和銳角;要是顏色不如預期,得用其他的方式彌補。 一旦重新上色,就需要塗保護漆來防水或觸碰。泥塑本身已經釉燒到1230度了,毛細孔差不多封閉,所以吃色的厚度其實有限。另外保護漆也要適當,否則會產生薄膜。一層上去後要花時間風乾(我直接在廚房開抽油煙機了),隔天檢查,不夠再補上。 做型錄… 又是另一個階段的工程。
#火與土的試煉
#尼攸儂之夢
3 months ago
1
8
0
《醒著的河》— 《尼攸儂之夢》的續章 人擁有自我意識的動物,清醒時能思考、能記憶、能懷想未來,擁有所謂「自我」。 但自我是像一座不停蛻變且疊加的岩層,還是更像一條流動不羈的河?
#尼攸儂之夢
3 months ago
0
10
1
鴻鴻引品特:「我們已聽得太多那疲憊陰鬱的用語—溝通失敗。但我認為剛剛相反,我們唯有溝通得太好,無論沉默或言外之音我們都已有會心。於是真正的情況是:我們互相趨避,絕望地把自己囚鎖於自己之內。溝通令人驚怯。進入他人的生命太可怕了,更駭人的可能是抖露出自己內在的寒枯。」 —鄧小樺《斑駁日常》
3 months ago
0
3
1
很多事情也是如此ㄅ 壞掉了 我們感覺失敗 休息+發瘋 然後我們記住它的本貌 與一開始最單純的初衷 然後縫縫補補地 再好起來 「維護就是生產力」 — 要去欣然接受並試著內化多少較為朦朧或不完整的想法: 維護就是生產力;非語言的溝通也很重要;人生體驗就是最高目標。 要肯定和頌揚隨著時間改變、不被演算法掌控、身分認同不止於個體的自我。 —《如何無所事事》
#火與士的試煉
#尼攸儂之夢
3 months ago
0
4
0
選好迷你小個展的背景音樂。場地與作品量的緣故,這次只用一張專輯來統合。 都是全新的作品了,但仍在
#尼攸儂之夢
世界裡。試圖發問:尼攸儂的夢裡有什麼呢?以及,它會不會夢見自己? 作品是在回應這個問題,但不是解答本身。希望這句話make sense to you. 😇 (專輯賣個關子/ 圖:花園裡的小馬)
3 months ago
0
5
0
今天情緒負載有點重。大爺一早就去投票,說是投票所第一位,在場選務人員請他確認票箱裡沒有東西,剛剛啟用。 晚點要去自主監票(如果身體可以)。得把兩個作品收尾。今天還要出素燒窯。合十祈禱凡事順遂。🙏
3 months ago
1
20
0
做了兩個好夢。醒來滿心和平。
3 months ago
0
9
0
把一個兩公斤的素坏帶走,要搬運至少三趟。戰戰兢兢。陶神請保佑。
#火與土的試煉
3 months ago
1
1
0
做作品時,會埋身在一個相對孤獨的「零度空間」(別誤解這個孤獨,因我極其需要… 試想你的作品需要最多的你的投注這件事的意義,就能明白孤獨的益處)。 但是除了作品外,生活+生命也同樣需要被注意與照顧。沒有安頓自身的基礎,與充電回血的堡壘,作品可能(只是可能不是保證)被逼出流光溢彩,但藝術能量也可能以千倍的速度磨耗掉。 也就是,我們不要去相信藝術家必須得憂鬱症、酗酒、搞砸人生所有關係才能創作的迷思。也不要寄望能把投入藝術當成解決人生/生命困境的靈丹。+
#火與土的試煉
3 months ago
1
11
0
記錄一下手邊讀物。 在阿里山民宿讀著《感恩日本書物》,正如同眼見飽讀詩書的艾可描繪我所沒接觸過的世界。博學多聞又洞察深刻的人們,惠我良多,哪怕他們關注的內容本身,都陌生難解。心裡多少抱持著「總有一天會遇到這本書吧」的天真想法。 擱置讀的則是《解放時間》。作者前一本《如何無所事事》我蠻喜歡,但《解》的描述未能吸引我讀下去。 大概因為自己已經很常在日常觀察裡質疑時間的結構,也常溢出社會的時間框架(什麼年齡該做什麼事,這點,我怕已遠遠地跑成了條斜線與虛線),因此她的反思—尤以美國狀況為主,對我相對無關緊要—磨耗了我的耐心。+
#真味是淡
3 months ago
1
1
0
跟友人瞬間迷上了fuggler,瘋起來買。他劍及履及跑到玩具反斗城(而且是連看兩家),我遠端遙控他選了兩隻。 在弄頭髮時髮型師看見照片,說她也有一隻,是怎樣怎樣的,幸福欸。
3 months ago
1
7
0
貓神翻肚:我要豐厚的胸毛 人類:好der
#尼攸儂之夢
4 months ago
0
4
0
七月 🌖
4 months ago
0
8
0
小馬回來了 人類很想你
#尼攸儂之夢
#深夜的作陶習題
4 months ago
1
13
0
允許自己往邏輯破碎的方向探索。
4 months ago
0
4
1
把一盒提拉米蘇嗑完。好滿足。
4 months ago
1
2
0
夢裡有貓 而且是好奇貓
#尼攸儂之夢
4 months ago
2
10
0
Load more
feeds!
log in